学生处副处长、团委副书记 刘佳
2022年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学院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团员青年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下,院团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共青团主责主业,紧扣学院“十四五”规划,以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学院校庆四十周年为契机,持续抓好思想政治引领核心工作,充分发挥组织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等平台作用,凝心聚力,推动学院共青团工作稳步迈上新台阶。
一、履职情况及成效
(一)思想意识形态工作常抓不懈
1、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开展“先进青年带头学习党的二十大”系列主题团课暨团学干部培训,带头开展学习宣讲;以校园之声为载体,邀请教师代表、优秀学生代表做客“青年之声”广播站交流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心得感悟;开展“学习原文当标杆,报告百问我来答”——党的二十大报告知识测试,参加“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心得体会分享会等。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表里如一,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2.贯彻实施网上“青年大学习”行动。落实院团委、系团总支、团支部“三级督学、促学机制”,全面推进“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列入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团课,覆盖率达100%,每周一定期签到答题,完成延伸阅读学习。
3.依托新媒体平台,设专题开栏目。利用“川司警院正青春”新媒体平台推出“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特别专题,开设“重要解读”“青年心得”“学金句划重点”等栏目,结合时事,收取有关党的二十大最新、最权威的官方新闻进行转载发布,进一步拓宽学习渠道,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持续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合学院团学干部培训,全年开办4期培训班,内容涉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公务员考试培训、演讲与口才、基础团务等方面,学员均来自院、系级各团学组织的骨干,培养学员共计300余人次,通过制定全方位立体的培训计划,努力培养一批“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5.充分发挥青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召开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暨“五四”表彰大会,表彰128名优秀团员、53名优秀共青团干部、50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树立出一批可亲、可信、可学的青年典型,表彰11个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优秀团总支。开展假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共评选出237名寒、暑假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推报法学系游龙祥同学获“第九届四川省青年志愿服务优秀个人”荣誉称号,联合思政部共同指导法学系周鹏同学参加第二届“理响德阳”基层理论宣讲大赛初赛暨“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新时代文明实践青年宣讲大赛获得优秀奖,院团委彭步进同志获得德阳市“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通过建立先进典型激励和培育机制,用青春榜样的故事激励教育团员青年,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争做新时代的优秀青年大学生。
(二)加强团学组织建设,系统化提高共青团服务青年水平
1.夯实基层建设,做好基础团务。依托“智慧团建”系统,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不断增强基层团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实现团员团干部信息应录尽录,完成学社衔接、对标定级、党史学习及专题学习。严把团员“入口关”,严格团员标准,严抓发展程序,切实提高团员发展质量,规范发展团员68名。严把团员推优“出口关”,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程序,规范推优流程,累计推优入党62名。
2.加强团委、学生会建设,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对学生会的指导、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治作用。深入开展团学工作“大调研”行动。以问卷调研的方式向同学们了解团学组织整体工作的服务质量,共收到822份问卷,95.13%的同学们理解支持团学工作,服务满意度达87.96%。团学组织将针对问题的总结反思继续加强管理,把学生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四自方针”落到实处,真正做到问需于青年,问策于青年,不断提高团学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3.规范学生社团管理,搭建出彩舞台。健全学生社团管理,严格落实学生社团登记和年检制度,引导22个社团围绕学院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理论学习、文体艺术、社会公益、创新创业等系列活动,不断增强社团影响力,推动社团健康化、专业化、品牌化、常态化、项目化方向发展。
4.大力加强新媒体等宣传阵地建设。以“川司警院正青春”为宣传品牌,以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号、QQ校园空间、新浪微博等平台为依托,形成了多层级、多领域、多互动的新媒体工作矩阵,努力实现“粉丝数”增长与影响力提升并进。2022年以来,微信公众号推送共计271条,粉丝1.5万,QQ校园空间推送共计1472条,抖音粉丝4.3万。
(三)丰富“第二课堂”体系,推动校园文化活动多样化
1.“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紧紧围绕宣传学习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围绕“忠诚铸魂 铁骑担当”专项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开展“手绘党的二十大·竞绽青春绚丽之花”主题黑板报评比活动、“读习语、诵经典”诵读活动、“青年强则国强”朗诵比赛、“翰墨生花,光影传情”摄影书画作品展、“砥砺奋进守初心 ,青春献礼二十大”主题篮球赛等20余场校园文化活动。
2.“四十载育人铭初心,新时代奋进创辉煌”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借校庆之机,凝练大学精神,深度剖析文化内涵,举办“芳华”摄影书画展、手工制作大赛、“母校,我为你骄傲”校庆主题演讲比赛、拔河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30余场。其中策划实施校庆40周年“芳华”校园文化成果展演,30余名教师、300余名学子参演,生动展现学院40年来立德树人、育警铸剑的显著成果,表达了全体川司警院人对母校的深情和热爱,网络视频直播同步观看人数11万,点赞量超35万,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为宣传警院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3.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奉献精神。继续推动团员青年注册成为青年志愿者,壮大注册志愿者队伍,截止目前,我院志愿者累计注册人数达5791人,服务总时长51850小时。组织68名青年志愿者参与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招募3名优秀青年志愿者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年初与旌阳区、经开区20个社区签订《“青春志愿·爱在社区”志愿服务协议》,形成了“一系五社区”的志愿服务结对矩阵。组织团员青年走进社区,走进基层,开展疫情防控、关爱老人、法治宣传、反诈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2022年我院共有427名学生参与义务献血,献血总量达145000ml。学院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已成为广大团员青年新时尚,志愿服务工作真正做到了实践育人有成果,服务社会有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回顾这一年团委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共青团改革向基层推进的力度还不够大,学院基层团组织工作活力不强
目前,我院基层团组织以班级为单位,还未实现宿舍建团、社团建团、学生会建团的交叉覆盖,基层组织的招牌还有待进一步擦亮,基层组织活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是团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在思想教育、发展团员、推优入党、开展文化活动、解决学生各种困难等方面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系团总支建设,坚持多种模式、多重覆盖,创新和发展新的建团模式。根据需要,尝试在活动项目、人员聚集密切的群体和地方中建立团组织。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活跃基层团组织,促进学院基层团组织焕发新的活力。
(二)引领青年工作方式方法还不够新,引领青年品牌活动多而不精
目前,我院青年工作的的方式还较为传统,虽然传统项目的优势仍然存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生年龄层次集中为00后,如何在工作方式创新,如何用青年人乐于接受的方式传达和沟通好新思想、新理念,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加强和改进团的建设,成为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关键。当代青年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四个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他们的成长发展、学习生活、择业交友都遇到了一些新问题,迫切需要团组织的关心和帮助。学院团组织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创新工作方法,让青年人想得到、信得过、找得到,建立双向奔赴的情感链接,通过打造品牌活动项目,才能不断提高服务学生的能力,始终保持在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服务青年团员的力量不够强,学院团学干部队伍断层严重
近三年,受疫情影响,学院团学干部队伍断层严重,服务青年团员的力量明显不够,虽然通过线上办公、线上服务、线上活动的方式仍然持续不断的在为青年服务,但青年团员对组织的体验感依然不足。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把德才兼备、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青年学生,选拔到团的工作岗位上来,尝试聘请一些优秀毕业生返校做一些团的思想、文化等活动的顾问、指导,逐步建设一支以专职干部为骨干,专、兼职相结合的高质量的团干部队伍。加强对团干部的培养、培训,不断提高团干部的综合素质。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院团委将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参照学院“十四五”规划,对标年度指标任务,聚焦共青团的主责主业,将在引领全院团员青年思想建设,提升学生服务质量,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等方面,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再接再厉,不断创新,深入挖掘培育,加大工作力度,继续树立发展的意识,创新工作方法,相信在学院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关心下,共青团工作一定会再创新高。